2017-2018赛季CBA联赛开赛时间:10月28日揭幕

在篮球迷的翘首期盼中,中国职业篮球联赛(CBA)于2017年10月28日迎来了一场充满变革与突破的赛季。这一年的联赛不仅承载着中国篮球改革的阶段性成果,更通过赛程调整、规则优化和竞争格局的重塑,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更具活力的职业赛事体系。

一、赛季开赛调整:从争议到共识

2017-2018赛季CBA联赛开赛时间:10月28日揭幕

2017年10月17日,CBA公司通过官方公告宣布:原定于10月21日举行的揭幕战推迟至10月28日。这一调整源于多方因素的叠加:

1. 场地筹备问题:北京赛区因场地协调困难,导致首钢与江苏队的首轮主客场对调。

2. 国家队赛事窗口期:为配合2019年男篮世界杯预选赛,联赛新增两个休赛窗口期(11月20-28日、次年2月19-27日),需重新平衡赛程密度。

3. 改革试水期:作为“管办分离”后的首个完整赛季,联赛需确保新管理体系(如裁判智能编排系统、技术统计升级)的稳定运行。

尽管推迟引发部分球迷争议,但调整后的赛程通过压缩常规赛第5-6轮比赛日,维持了季后赛时间不变,最终实现了联赛与国家队的双轨平衡。

二、赛程架构与核心亮点

(一)常规赛:高强度与高覆盖并存

  • 时间跨度:2017年10月28日-2018年2月11日,共38轮比赛。
  • 比赛密度:从原“周三、五、日”扩展至“周二至周日”,每周6天可观看比赛,单日最多安排10场。
  • 焦点对决
  • 揭幕战:新疆队主场迎战吉林队(10月28日19:35)。
  • 广东德比:深圳与广东的强强对话。
  • 川辽大战:四川与辽宁的恩怨延续。
  • (二)季后赛:扩容与悬念升级

  • 名额增加:从8支扩至10支,第7-10名通过三局两胜制争夺晋级资格。
  • 赛制优化
  • 四分之一决赛、半决赛采用五战三胜制(1-2-1-1)。
  • 总决赛改为七战四胜制(1-2-2-2),常规赛排名靠前者多1个主场。
  • 历史性突破:辽宁队以4:0横扫广厦,首夺CBA总冠军,成为联赛第七支冠军球队。
  • 三、赛季创新:六大维度重构联赛生态

    2017-2018赛季被业界称为“CBA 2.0”的起点,其变革体现在:

    | 改革领域 | 具体措施 |

    |-|--|

    | 管理体系 | 首次实现“管办分离”,CBA公司全面接管联赛运营 |

    | 裁判制度 | 引入视频回放系统、精确计时设备,试行绩效分档制度提升判罚公正性 |

    | 球员流动 | 刘晓宇、常林等9名国手级球员转会,打破传统人才流动壁垒 |

    | 青训体系 | 新增预备队联赛,20支俱乐部梯队参与,推动年轻球员实战成长 |

    | 商业合作 | TCL升级为中国男篮主赞助商,联赛商业价值提升 |

    | 国际接轨 | 外援质量显著提高,詹宁斯、斯科拉等NBA球星加盟,提升比赛观赏性 |

    四、竞争格局:新旧势力的角力

    1. 传统强队调整

  • 新疆队失去周琦,外援布拉切状态下滑,卫冕之路受阻。
  • 广东队外援换代,青年球员上位,进入新老交替阵痛期。
  • 2. 新兴势力崛起

  • 辽宁队引入巴斯、钟诚,郭艾伦、赵继伟等国家队主力成熟,最终夺冠。
  • 山东队组建劳森+莫泰尤纳斯“火箭双核”,丁彦雨航蝉联MVP。
  • 五、历史意义与行业启示

    1. 改革试验田:双国家队体制下,阿不都沙拉木等球员通过国际赛历练快速成长,验证了姚明“人才孵化”策略的有效性。

    2. 商业价值提升:联赛场均上座率突破75%,总决赛收视率同比上涨23%,赞助商数量增加40%。

    3. 用户参与深化:通过增设“每周十佳球”票选、社交媒体互动话题,年轻观众占比提升至58%。

    互动与延伸

  • 多媒体推荐:观看[2018年总决赛辽宁队夺冠纪录片],回顾经典瞬间。
  • 数据查询:[点击获取完整赛程表],追踪主队赛况。
  • 话题讨论:你认为CBA扩军至10支季后赛球队是否合理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!
  • 2017-2018赛季的CBA,不仅是一场篮球盛宴,更是一次职业体育改革的生动实践。从赛程调整到生态重构,这些探索为后续赛季的持续升级奠定了基石。对于球迷而言,这是一个见证历史、参与历史的时代;对于中国篮球,这是迈向专业化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。

    上一篇:1赔1盈利计算法则:本金翻倍的回报机制
    下一篇:软手投篮技术解析:放松手腕与全掌贴合的核心技巧